目前LED在中國是一個熱門話題,業內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LED馬上可以取代普通照明;一種則對LED持一定懷疑態度。
唐國慶認為,之所以出現以上兩種觀點,主要是對LED認識不清晰,沒有一個很好的定位。事實上夸大是不科學的,貶低也是不科學的。LED要客觀進入市場,需要有輿論的準確導向,以及政府、協會對企業的支持與扶持。
目前制肘中國LED發展的主要是外延材料和芯片的研發。就以國內知名IT公司而言,做得再大,真正核心的技術卻是國外廠商提供的。因此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成功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一面。中國LED,從無到有,從低水平到中水平,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但是要往高效節能的照明方向走,就必須要有功率型的芯片,這是核心部分。目前國內的外延材料和芯片制造水平與國際相比還有相當的距離。其次,封裝技術也是很關鍵的,因為就算有了芯片,封裝的水平提不上去也會存在很大問題。另外,中國LED行業還有一個較大的不足,就是缺乏高端頂尖人才。
在唐國慶看來,中國的LED剛剛開始興起,在照明界是一朵剛剛綻放的小花,但她絕不是錦上添花而已。你到莫斯科紅場去看看,最出名的百貨商場的景觀燈全是白熾燈,它就保持這種古老的東西不變。但總體而言,LED必將會成為主流,盡管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但是從目前知道的光源來講,LED是最有發展前景的。因為它符合現實的市場需要,符合行業發展的總趨勢,這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事實。你去過濰坊嗎?那里已是LED路燈的天下,16000盞LED路燈已悄然開啟山東的綠色照明之門;你去過東莞嗎?好幾個城鎮,數百公里的LED路燈也已赫然而立。
LED該愛,還是該怕?
●在愛與怕面前,略顯浮躁;
●大家要耐得住寂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整個行業就起來了;
●做LED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要對政府、行業和企業等都負責。
現在無論是在照明界還是LED界,很多人對LED是又愛又怕,既想嘗試又害怕吃虧。比方說,原來做照明的人,覺得做LED燈簡單,就去做LED燈;原來做LED的人,覺得做照明簡單,就去做照明。“種種現象表明,還是有點浮躁。其實大家只要把自己所在的領域做好就行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耐得住寂寞。如果大家都把自己那一部分做好,整個行業就都發展起來了。現在都想抓住LED來賺點錢,這無可厚非。但是首先要把LED照明看作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要對政府負責,對行業負責,對企業負責,對使用LED光源的業主負責。假如LED燈的各項技術未達到要求,棄品牌與質量于不顧,就急著在市場上推廣應用,出了質量問題,各界會對LED燈有什么看法?!這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唐國慶如是說。
行業標準該如何去制定?
●LED照明需要有相關技術標準來規范;
●LED照明標準需要全方面的考量,不能過熱過急;
●建議可以參照原來傳統照明標準來制定LED標準規范。
近幾年LED主要技術和產業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在半導體照明領域,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加快制定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國內外相關組織均在積極組織和制定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也遇到過熱過激問題。現在照明界,都在積極制定LED燈具相關標準。但是很少吸收LED界人士參加,這至少有失偏頗和公允。“隔行還隔山呢”!唐國慶個人認為:“LED本身是一個全新的東西,而半導體照明,更需要深刻地研究和探討,不能操之過急。現在國際性大企業所制定的LED測試標準,每個企業的標準都不一致。國際照明協會成立了那么多年了,也沒有系統建立一個LED標準。這說明什么問題?說明制定LED標準,不是哪家企業能夠解決的問題,也不是哪個協會或者哪個國家權威部門能夠解決的問題。但是我覺得比較現實的做法,可以先參照原來傳統照明的標準來制定一個關于LED的行業指導性的規范。需要經得起歷史考驗,不可急于發布,急于求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