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為自發光材料,不需用到背光板,同時視角廣、畫質均勻、反應速度快、較易彩色化、用簡單驅動電路即可達到發光、制程簡單、可制作成撓曲式面板,符合輕薄短小的原則,應用范圍屬于中小尺寸面板。OLED具有以下優勢:
1、OLED器件的核心層厚度很薄,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厚度為液晶的1/3;
2、OLED器件為全固態機構,無真空、液體物質,抗震性好,可以適應巨大的加速度、振動等惡劣環境; 3、主動發光的特性讓OLED幾乎沒有視角問題。OLED的亮度為100000cd/平方米,而目前最好的筆記本的TFT亮度為350-400cd,因此,OLED在很大的角度內觀看,顯示畫面不失真;
4、OLED器件單個像素的響應速度是液晶元件的1000倍,可以實現精彩的視頻重放;
5、低溫特性好,在零下40度能正常顯示,而液晶在低溫顯示效果不好;
6. 成本將會更低;
7. 發光轉化效率高,且不需要處在光源,能耗比液晶低;
8. OLED能夠在不同材質的基板上制造,可以做成能彎曲的柔軟顯示器。
基于上述特點,OLED被認為是下一代的平面顯示器新興應用技術。在商業領域OLED顯示屏可以適用于POS機和ATM機、復印機、游戲機等;在通訊領域則可適用于手機、移動網絡終端等領域;在計算機領域則可大量應用在PDA、商用PC和家用PC、筆記本電腦上;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則可適用于音響設備、數碼相機、便攜式DVD;在工業應用領域則適用于儀器儀表等;在交通領域則用在GPS、飛機儀表上等。
OLED的英文全稱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中文意思就是“有機發光顯示技術”,這是一種全新顯示技術。它最大的特點是能自己發光——OLED的正極是一個薄而透明的銦錫氧化物(ITO),陰極為金屬組合物,而將有機材料層(包括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等)包夾在其中,形成一個“三明治”。接通電流,正極的電洞與陰極的電荷就會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亮。根據包夾在其中的有機材料的不同,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OLED的發光原理是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由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構成。當有電荷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OLED發光的顏色取決于有機發光層的材料,故廠商可由改變發光層的材料而得到所需之顏色。有源陣列有機發光顯示屏具有內置的電子電路系統因此每個像素都由一個對應的電路獨立驅動。OLED技術提供了瀏覽照片和視頻的最佳方式而且對相機的設計造成的限制較少。 最早運用OLED技術作為顯示屏的手機廠家是Motorola,2000年底,Motorola開始采用OLED作為手機顯示屏材料,但直至現在,都沒有Moto的OLED顯示屏在中國出現,可能只在本國銷售吧。此后,許多手機廠商都投入OLED顯示研發中。如現在市場上LG的G7030的外屏,就是無源的OLED顯示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