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顯示通用技術特點 a.256級灰度控制技術 b.非線性校正技術 c.Gamma校正技術 d.亮度調節技術 e.靜態恒流驅動 f.幀同步技術 g.網絡功能
2、顯示屏專有技術特點 a.像素共享技術 b.8192級非線性灰度控制技術 c.二級Gamma校正技術 d.無級(連續)亮度調節 e.高清晰視頻枝術應用 f.數字視頻圖像的無損傳輸
3、顯示屏工藝特點 a.材料控制工藝 (1) LED的離散控制技術 (2) 排列/混色技術 b.模組控制工藝 (1) 標準化“大模組”結構 (2) 定位面罩的應用 (3) LED排列技巧 (4) 大模組結構對溫度調節的影響 c.箱體結構設計工藝 (1) 定位柱的應用 (2) 密封式箱體結構 (3) “后維護”結構 (4) 航空接插頭的應用 d.屏體結構 (1)平整度好 (2) 大視角 (3) 高強度 (4) 易于遠距離運輸
4、顯示屏系統擴展技術優點綜述 a.軟件兼容性強:編輯、制作容易,顯示內容豐富,布局隨意,應變能力強 b.網絡接口功能強大:具有廣泛的網絡接口功能 c.多種視頻信號輸入接口:標準信號,模擬RGB,高清晰電視信號,數字視頻,有線電視
5、系統設計 1)、設計原則 a.設計系統使用的發光、驅動材料均為優質原材料,控制系統可以方便實現軟、硬件升級 b.針對發光材料的使用衰減,彩用單基色、單點亮度可調,確保亮度的一致性 c.采用行內領先的成熟技術,保證系統的安全穩定 d.高可靠性、實時性、容錯性、不間斷性移穩定運行 e.具有高清晰圖像處理能力、快速的應急響應以及合理的網絡運行環境 f.具有快速應變能力,處理臨時出現的意外情況,保證公眾信息的順利傳遞 g.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能和方便的軟/硬件升級空間 h.具有標準的模塊化結構,方便屏體的拆裝和日后的維護
2)、設計指導思想 a.滿足視頻、廣告、現場直播、計時記分的各項基本使用要求 b.采用成熟的先進技術、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保證顯示屏系統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經濟性能,確保萬無一失 c.屏體結構模塊化、標準化、方便安裝、維護保養,降低安裝維護成本 d.軟件設計模塊化、規范化、標準化,具有良好的用戶操作界面和兼容性,同時具有良好的升級擴展空間 e.系統具有優良的節能、環保性能 f.嚴格遵照行業標準、檢測標準、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標準設計
3)、設計依據 a.依據用戶的實際需求 b.依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 c.滿足用戶對顯示屏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 d.用戶提供的工程圖紙
4)、硬件設計說明 a.控制系統設計 b.通訊系統設計 c.顯示系統設計 d.計時時鐘系統設計
6、結構設計 1)、材料選擇 采用角鋼作為屏體框架的主要材料,進行防腐、耐火處理 2)、箱體結構 采用大箱體結構,箱體材料進行打磨、鍍鋅、噴塑處理、具有防水/耐腐蝕功能。箱體具有厚度薄、重量輕、強度高, 采用定位柱技術保證安裝精度等特點。 3)、框架結構 由于采用標準的箱體結構,使得屏體框架結構簡單,定位精度及屏體的安裝工藝容易控制,保證了整屏的平整度 4)、聯接結構 采用焊接和連接件并用的聯接方式,簡單易行,可以確保聯接強度,同時提高屏體的安裝效率
7、系統防護功能設計 1)、安全配電系統 a.上電系統(PLC智能上電/雙源互投配電) b.防靜電設計 c.防雷設計
2)、屏體結構安全設計 a.防風設計 b.防震設計 c.防水設計 d.防潮/防結露設計 e.防塵設計 f.防氧化/防腐蝕設計
3)、溫度控制系統設計 A.屏體的散熱系統及防高溫設計 a.優良的驅動IC選擇 b.完善的工藝設計 c.完備的系統防護設備 d.先進的系統防護技術:即“動態散熱”技術,密封式對流散熱,空調冷卻式內部對流散熱 B.屏體的防低溫設計 進行低溫模擬實驗,即采用“低溫模擬實驗箱”模擬北方的現場環境,測試光材料、單元模組、驅動IC、線路板在低溫下的工作特性,得出屏體適應現場環境的合適參數,滿足屏體的正常使用。顯示屏目前已經順利通過由國家通用電子元器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持測試的“-40℃低溫環境可靠性實驗”同時,采用環境監控系統,在顯示屏體內部設置“遠紅外線加熱器組”,可以迅速提高屏體后部維護空間的環境溫度,為驅動電路提供合適的工作溫度,預熱電路元件。
4)、環境參數自動監控系統 a.LED顯示屏專用的環境參數控制系統 b.環境參數控制系統主機 c.傳感器組 d.環境參數調節/執行機構 e.通訊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