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亞化學工業日前開發出了發光效率為100lm/W的白色發光二極管(LED),2006年6月開始供應樣品(圖1)。計劃同年12月投入量產。從發光效率來說,性能超過了普及型熒光燈,可與發光效率較高的品種比肩。2005年該公司曾表示2010年前后量產100lm/W產品。這次公布的消息將量產時間提前了3~4年。日亞化學工業即將供應樣品的白色LED在20mA的輸入電流下可得到6lm的光通量。屬于輸入電力僅為0.06W的小功率品種。具體價格將于今后商定。

圖1:右側為使用發光效率為100lm/W的白色LED達到的照明效果。使用了756個、每個光通量為6lm的白色LED。輸入電力為45W,總光通量為4536lm。左側為發光效率為58.5lm/W的熒光燈照明。使用了2根1170lm的熒光燈,總光通量為2340lm。輸入電力為40W。
日亞化學工業曾在學術會議上發表過113lm/W的白色LED開發品。由于關鍵技術的開發正在順利進行,再加上今年將是該公司成立50周年,因而決定投產100lm/W產品。
日亞化學工業還公布了2007年以后的開發藍圖。據稱 ,2007年將完成150lm/W產品的開發(圖2)此前,其他廠商紛紛表示將于2006年~2007年前后投產90lm/W~100lm/W產品,而日亞化學工業只是公布了一個保守值。

圖2:白色LED開發藍圖。2007年前后達到150lm/W的發光效率。
“并沒有技術突破”
為了實現100lm/W的發光效率,日亞化學工業改進了構成白色LED的藍色LED芯片的形狀與電極結構,配合芯片使用的YAG類黃色熒光材料,以及封裝形狀的4大關鍵技術。“這些改進很早之前就開始穩步推進了。這次的成果可以說是先前工作的集大成。在特定的關鍵技術方面并沒有什么突破”(日亞化學工業常務董事四宮源市)。對于150lm/W的發光效率,估計可通過優化此次采用的關鍵技術實現這一目標。
在提高發光效率的同時,還在白色光的色調上下了一番功夫。通過改進YAG類熒光材料的添加劑,得到了超過80的平均演色性指數(Ra)。一般來說,在使用藍色LED芯片的白色LED中為了提高演色性,通常采用添加紅色或綠色熒光材料,或者將黃色熒光材料替換成配有綠色和紅色的材料的手法。日亞化學工業認為:“要想得到Ra超過90的白色LED,必須從根本上改變熒光材料。不過,Ra超過90的產品用途一般只有美術館照明等非常有限。而Ra只需達到80就足夠的市場規模卻非常大。因此,通過在YAG類熒光材料上下功夫,就足以滿足市場要求。”(董事向井孝志)
在輸入電力高出1位數的高功率產品中,對于發光效率達到100lm/W的產品,日亞化學尚未透露是否提前投產。2005年的時候,該公司曾表示將于2010年前后供應發光效率為100lm/W的高功率產品。該公司表示,雖說現在能夠在高功率產品中實現100lm/W,但由于生產成本較高,因而投產為時尚早。(信息摘自:日經BP社報 記者:大久保 聰) |